“因弟子终于明白,” 颛孙师抬起头,眼中闪着光,“何为‘君子固穷’。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身处困厄,仍不忘其志。就像夫子说的芦苇,根在地下,纵不见形,亦在生长。” 孔子笑了,眼中满是欣慰:“你能明白,甚好。” “只是弟子还有一问,” 颛孙师道,“若楚国也不能行夫子之道,我们该去往何方?” 孔子看向窗外的月光,轻声道:“往有仁心之处去。若天下皆无仁心,便播撒仁心之种。” 那一刻,颛孙师突然懂得,夫子所行的道,从来不是坦途,而是在荆棘中开辟道路的勇气。他们或许不能改变整个时代,但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宣讲,都是在为后世播撒种子。 六、前路漫漫离开陈蔡边境的那天,阳光格外明亮。颛孙师坐在马车上,回头望去,只见那片困住他们半月的旷野,在晨光中渐渐远去。颜回已经能坐起身,正和子贡讨论着楚国的风俗。子路在车旁哼着鲁国的歌谣,脚步轻快。 夫子坐在车前,闭目养神,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颛孙师看着夫子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一路的艰辛,都化作了心中的力量。 他想起昨夜夫子说的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或许他们会犯错,会受挫,会被世人误解,但只要初心不改,道便永存。 马车驶过一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颛孙师俯身掬起一捧水,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知道,前路依然漫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厄等待着他们,但他不再迷茫。 因为他明白了,真正的道,不在远方的朝堂,而在脚下的路,在心中的坚守。就像这河流,无论遇到多少阻碍,终会奔向前方。 他抬头望向远方,楚国的方向,正有炊烟升起。那里或许有希望,或许仍是失望,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仍在行走,仍在坚持。 颛孙师握紧了腰间的剑,那不仅是父亲的嘱托,更是他对自己的承诺 —— 纵使前路风雨飘摇,亦要护持心中之道,如夫子所言,死而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