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孔夫子讲学处的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子路结束了一早的晨练,正准备回到自己的居所休息片刻。当他路过一间房间时,远远地看到了同门颛孙师,颛孙师初入师门不久,对于周遭的一切都还感到十分陌生。他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不安。此时的他正站在庭院中,手足无措地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子路一眼就看出了颛孙师神情间的局促,他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关切之意。他回想起自己当初初入师门时,也曾经有过同样的迷茫和不适应。那时的他,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新鲜又陌生,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个新的环境。而如今看到子张这般模样,子路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寻思道:“颛孙师初来,对这里的一切都还不熟悉,或许会有诸多不便。我作为师兄,应当帮助他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于是,子路停下了脚步,开始在心里仔细地盘算着,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安置颛孙师。 子路邀请颛孙师同住子路心意已决,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迈着坚定的步伐,亲至子张处。当他走到子张面前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关切。他言辞恳切地说道:“师弟,你初至此间,人生地不熟的,若有任何难处,尽管道来。我看你如今似乎有些不适应,我想将你安置于我居旁之室。这样一来,若你有需要相助之事,我可随时照应。你不必有任何顾虑,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颛孙师听到子路这番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没想到这位师兄会如此关心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他连忙拱手作揖,感激地说道:“蒙子路兄如此关怀,实乃子张之大幸也。我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还懵懂无知,许多事情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得兄台这般照拂,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安定下来。日后定当与兄携手共进,同习夫子之道,不辜负兄台的一片好意。” 子路微笑颔首,拍了拍颛孙师的肩膀,说道:“吾等同为夫子弟子,本就是一家人,相互扶持乃是应该的。师弟不必多礼,且安心住下便是。生活中若有什么琐事,比如洗衣做饭、采买物品之类的,或是在学业上有什么疑惑,对夫子所讲的道理有不明白的地方,皆可与我相商。我虽不是什么学识渊博之人,但也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你。” 子路引领子张入住言罢,子路便引着子张至旁室。一路上,子路耐心地给子张介绍着周围的环境。他们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两旁的花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小径的尽头,便是那间旁室。这间屋子虽然简约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却干净整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屋内的床铺摆放得整整齐齐,桌椅也一应俱全,看得出子路之前已经精心地收拾过了。 子路先带着颛孙师走进屋子,他指着床铺说道:“这床铺还算舒适,晚上你可以安心休息。”接着,他又走到窗前,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涌入屋内,说道:“平时你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看看外面的风景,心情也会舒畅许多。”然后,他又带着颛孙师来到桌椅旁,说道:“你可以在这里读书写字,若是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找我探讨。” 之后,子路又为颛孙师介绍居处周边的情形。他带着颛孙师来到院子里,指着一口水井说道:“这便是取水之处,平时你用水就到这里来打。打水的时候要小心些,别把水桶掉进井里了。”接着,他又带着颛孙师来到食堂,说道:“这里距离我们用膳的地方很近,每日三餐都会按时供应。饭菜虽然算不上山珍海味,但也都是干净可口的,这段时间吃的还合口吧”。子路一边介绍,一边还不时地叮嘱颛孙师一些注意事项,生怕他会出什么差错。 颛孙师与子路相处融洽自此,子张便居于子路旁室。日常里,二人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孔夫子讲学的庭院时,子路和颛孙师就会一同起床。他们简单地洗漱一番后,便携手前往夫子讲学之所。一路上,他们会交流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互相分享着对生活和学问的理解。当他们到达讲学之处时,会恭敬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聆听夫子的教诲。夫子那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如同明灯一般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子路总是听得十分专注,他会不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夫子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颛孙师则会认真地做着笔记,把夫子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晚间归来,他们又会回到居所。在那间小小的屋子里,他们相互切磋学业,交流心得。 有时候,子路声若洪钟:“吾以为,君子当有勇力,遇不平之事,当挺身而出,以勇抗争。若见义不为,无勇也。”子路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接着道,“吾于师前常言,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回忆起在孔子面前表达自己志向时的情景,神情变得更加豪迈。言罢,子路昂首挺胸,神情豪迈,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实现志向的那一天。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颛孙师微笑而应:“子之勇,吾素知之。”颛孙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子路的欣赏和认可。他深知子路的勇敢和侠义,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勇力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还是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时,子路总是能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君子尚勇,当以义为上,义之所至,勇必随之。”颛孙师强调了义对于勇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将义放在首位,只有在正义的指引下,勇力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义的约束,勇力就可能会被滥用,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 “且吾等与人交往,当尊贤容众,不计前嫌,如此方能广结善缘,为君子之道。”颛孙师接着说道,他认为与人交往也是修身的重要方面。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贤能之人,包容众人的缺点和不足,不要因为过去的矛盾和纠纷而怀恨在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共同追求君子之道。 子路听言,连连点头,表达了对颛孙师的赞许之情。 子路以其豪爽率真之性,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他会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解释夫子所讲的道理,让颛孙师更容易理解。而颛孙师则以其敏而好学之态,虚心地向子路请教问题。他总是能从子路的话语中得到启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反而让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情谊日笃。他们不仅在学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中也彼此关心。子路会在颛孙师生病的时候,为他请医拿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颛孙师则会在子路遇到烦恼的时候,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给他鼓励和支持。他们的这种深厚情谊,成为了同门中的佳话。其他的同学都对他们羡慕不已,纷纷以他们为榜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孔子也对他们的相处十分嘉许,孔子认为,同门之间就应该像子路和颛孙师这样,相互关爱,相互扶持。在这个充满竞争和纷争的世界里,这种真挚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孔子常常会在讲学的时候,以子路和颛孙师的故事为例,教导其他弟子要珍惜同门之情,共同进步,为传承和弘扬儒家之道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