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笑道:“此乃弟子颛孙师,字子张。丘之门下,各有所长,皆可为国效力。若蔡侯能用之,必能助蔡国走向兴盛。” 朝堂上的争论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蔡昭公沉吟道:“夫子之言,寡人记下了。容寡人三思,再作定夺。” 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确定。 市井见闻离开王宫后,颛孙师跟着孔子在都城内漫步,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冷清,门可罗雀,只有几家酒肆还依稀可见往日的繁华,门口挂着褪色的酒旗,在风中无力地飘荡。他们走进一家看起来还算整洁的酒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街上的行人。 酒保是个跛脚的中年人,脸上布满了风霜的刻痕,见他们进来,有气无力地问:“客官要点什么?小店只有粗酒和一些简单的吃食。” “两碗酒,一碟肉脯即可。” 孔子说道,语气平和。 酒保端来酒肉时,颛孙师注意到他的脚踝处有一道明显的伤疤,那伤疤狰狞而扭曲,像是一条丑陋的蜈蚣。“敢问店家,这伤是……” 他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同情。 酒保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回忆:“还不是去年吴国人打来时留下的。他们烧了我的铺子,抢走了我唯一的儿子,我这腿也是被他们的马蹄踩断的,唉…… 那日子,简直是活在地狱里。” 孔子闻言,默然良久,心中五味杂陈,对酒保说:“苛政猛于虎,暴政甚于寇啊。百姓何其无辜,却要承受这般苦难。” 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哭喊声和呵斥声。只见一群士兵押着十几个百姓走过,那些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其中还有几个孩童,他们的脸上满是恐惧和无助,哭哭啼啼,令人不忍卒睹。士兵却不管不顾地用鞭子抽打着他们,催促着前行,鞭子落在身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是怎么了?为何要抓这些百姓?” 子贡问道,眼中满是疑惑和愤怒。 酒保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还不是为了给吴王送贡品。主公为了讨好吴国,下令每户缴纳三匹布、五斗粮,可如今这年景,百姓们连自己都吃不饱,哪有东西可交?交不出来的就被抓去做苦役,真是苦了这些百姓啊。” 颛孙师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心中的愤怒如同烈火般燃烧。他看向孔子,只见老师的脸色凝重,端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痛心。 “子张,” 孔子放下酒杯,语气坚定,“你去把我们车上的粮食取一些来,分给那些被抓的百姓家人。些许微薄之力,也能让他们少受些饥饿之苦。” “夫子,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接下来的路途还很遥远……” 颜回低声提醒道,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孔子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们少吃一口,或许就能救活一家人。百姓的苦难,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颛孙师应声而去,心中对老师的敬意又深了一层。他想起老师常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刻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分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与担当。 鸿隙陂畔几日后,蔡昭公并未再召见孔子,只是派人送来一些粟米和布帛,显然是想用这些东西来打发他们。孔子明白,自己的谏言并未被采纳,蔡侯依旧沉迷于眼前的苟安,于是决定离开蔡国,继续前行。 临行前,颛孙师请求再去一次鸿隙陂,他想再看看那片曾经让他惊叹的水域,也想在那里再聆听老师的教诲。孔子点头应允,带着他和几个弟子一同前往。 站在陂堤上,望着这片曾经滋养了无数百姓的水域,如今却因无人打理而渐渐荒废,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败叶。孔子感慨万千,语气沉重:“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就是让百姓免受洪涝之苦,安居乐业。如今的统治者,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哪里还顾得上百姓死活?这般下去,国将不国啊。” 颛孙师问道:“夫子,若有朝一日,弟子能为官一方,当如何行事才能不负百姓,不负心中之道?” 孔子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子张,记住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要你心怀百姓,行仁政、施教化,让百姓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如同北辰星般,众星环绕。” “弟子谨记教诲。” 颛孙师深深一揖,将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中,这将是他未来为官处世的准则。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清脆而响亮,打破了这片刻的沉寂。他们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在水边捉鱼,虽然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但眼神却透着纯真与灵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孔子微微一笑,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你看,无论世道如何艰难,总有希望在。这就是民心,如同这鸿隙陂的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承载万物,也能孕育生机。” 颛孙师望着那些孩子,又看了看老师鬓边的白发,那白发在风中微微飘动,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老师的执着。他忽然明白了自己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他们或许不能改变这个乱世,但他们的言行,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总能激起层层涟漪,总有一天,会汇聚成改变时代的力量,让仁爱的种子在世间生根发芽。 离开鸿隙陂时,夕阳正缓缓沉入水面,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如同上天打翻了的调色盘。颛孙师跟在孔子身后,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他知道,前路依然漫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与磨难,饥饿、寒冷、嘲讽、驱逐,但只要老师在身边,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他们就会一直走下去,朝着心中的理想前行。 马车驶离蔡国都城时,颛孙师回头望去,只见城墙上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又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国家的无奈。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再来这个国家,但他知道,蔡国的朝堂论辩、鸿隙陂的水光、酒肆里的叹息,都将成为他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他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前行,永不迷失方向。 队伍渐渐远去,消失在暮色之中,只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只有那辆载着竹简和理想的马车,还在继续碾过尘土飞扬的官道,朝着下一个未知的国度缓缓前行,车轮滚动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信念的故事。而颛孙师知道,这趟周游之旅,不仅是在传播礼乐,更是在锤炼一颗君子之心,一颗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不会动摇的仁心,这颗心将伴随他一生,指引他前行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