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网 - 欢迎各位宗亲和朋友光临!

颛孙网

当前位置: 颛孙首页 > 子张思想

子张之儒探索及考证(4)

时间:2024-11-22 15:41来源:子张书院 作者:宋立新 点击:
我们认为,子游、曾子之语应非贬抑子张,且三子之间的关系应当相当融洽,并非传统认为的那样水火不容,剑拔弩张。当然,子游、曾子与子张确实性格

   我们认为,子游、曾子之语应非贬抑子张,且三子之间的关系应当相当融洽,并非传统认为的那样水火不容,剑拔弩张。当然,子游、曾子与子张确实性格气质不同,思想有较大差异。但这不妨害同门之谊,正如颜子、子路、子贡三子性格气质不同而皆相友善。王闿运曾说,子张与曾子友善如兄弟,可谓的论。这从子张去世,曾子虽然有母之丧,亦前往哭之一事可见。子游称“吾友张也”,且据《风俗通义》,子张之子申祥,娶子游之女。如果确有其事的话,那么,子张与子游的关系亦当友善亲密。

  子张之气质确乎宏阔高广,这不仅表现在其容仪堂堂,而且也在其思想之高远。关于子张之容仪,相关记载较多。除《子张》所载“堂堂”之外,《孔子家语·六本》、《说苑·杂言》、《列子·仲尼》皆载孔子评价子张“师之庄贤于丘也”,“师能庄不能同”。所谓庄,实际就是容仪堂堂之义。另外,《尚书大传》等文献所载“孔子四友”之说,虽未必可信,但却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子张之气质。“自吾得师也,前有辉,后有光”,这正是子张堂堂之象。而从子张之“见危致命”、“执德弘,信道笃”、“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美攻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不弊百姓”的表现,亦可见其思想之高远也,而深得孔子之教,宜乎其能开宗立派,成“八儒”之一也。因此,所谓“表现派”和“礼容派”的说法和归类,都不能得子张思想的真精神。而且,姜广辉先生之将儒家八派或孔门弟子分为“弘道派”、“传经派”、“践履派”和“表现派”本身就存在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而梁涛先生将“礼容”作为子张之儒的特色,则忽视了子张之儒的思想价值,尤为不可从。

    然而,子张之气质与思想,数传之后,亦有流弊。战国末期,子张氏之儒,被荀子批评为贱儒。《荀子·非十二子》云:“弟佗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弟佗其冠”意为斜戴其冠,所谓“衶禫其辞”颇为费解,学者训解不一,大意是“言语冲淡,索然无味”,或是“衣裤乱穿”,所谓“禹行而舜趋”,言模仿圣人之外表。日人久保爱曰:“谓唱子张氏学者之弊也。” 程石泉亦谓:“是则受业于子张者,但学子张之衣冠容貌步趋,故荀子讥之。” 此说殊是。可见,其后学已全然不见子张堂堂之象,不仅不能存子张思想高远之神,甚至亦不能保有子张容仪堂堂之形。众皆知明末王学末流之弊,其实学派繁衍,数代之传,往往呈现此末流之弊,亦不可避免之势也。

  子张的思想以“为政”为核心。我们从《论语》可知,子张所问于孔子者,如“学干禄”、“问十世可知”、“问令尹子文、陈简子”、“问善人之道”、“问高宗谅阴”、“问崇德辨惑”、“问政”、“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行”、“问仁”、“问从政”,在《孔子家语》中,亦有“问入官”等记载,多与“为政”有关,可见其兴趣所在了。因此,如果给子张之儒归类的话,颜炳罡先生的划分可从,不妨将之归为“政事派”。

  不过,对于子张是否真的从政,史料阙如,无法详知。宋晨昊对此有所考辨,反对“子张终身未仕”说。 他根据“不弊百姓”一语,推测子张应当曾经从政。我们知道,此语出自孔子的评价,为子贡所引用。考子张在孔子去世时已25岁左右,按年龄有从政的可能。又从子张问政的诸多记载来看,孔子所讲并非仅仅是理论的说教,而是有针对性的解答。故此,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子张从政一事,但推测其确实曾经出仕,应当是合理的。

三、子张与墨家关系之考辨

   郭沫若先生对子张之“尊贤容众”的思想,格外推崇,并指出:“子张氏这一派是特别把民众看得很重要的。……这在表面上看来和墨家有点相似。大约就是因为有这相似的原故,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了。”又说:“墨翟应该比子张迟,他在初本来是学过儒术的人,照时代上看来,倒应该说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不过他们尽管有些相似,在精神上必然有绝对不能混同的地方,不然他们应该早就合流了。”“子张氏在儒家中是站在民众的立场的极左翼的,而墨子则是站在王公大人的立场。这应该是他们的极严峻的区别。”郭沫若根据《荀子·儒效》中“其言议谈说已无所以异于墨子”,将之与子张之儒对应起来,第一个具体分析子张与墨家的关系。 此后,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丁原明指出子张对原始儒学的偏离,其中之一就是对“仁爱”的偏离,具体说就是他突破了孔子仁爱的宗法性质和等差性,并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企求,而这些正是与墨翟的“兼爱”思想相趋同的。但他认为,这种偏离对正宗儒学而言,可能是一种学术的退化,但从整个先秦思想的发展来说,却是一种学术的进化,因为他开启了儒家向墨家思想的渗透。并将子张视为“儒墨相通的最早疏导者”。 王开文在文中也指出子张与墨家的关系,但他认为是融合了墨家的一些观点,而形成子张学派的。 甄洪永专门对此撰文,指出子张尊贤容众,已经背离了孔子爱有差等的原则,泛化了仁爱,暗合了后起墨家的兼爱思想。而子张重视思想学说的执行力与墨家相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子张就是墨家的理论先导”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