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文庙的颛孙师广受人民群众的祭拜
2022-09-18 15:56: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辖5镇8乡3个街道211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辖5镇8乡3个街道211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全国5A级景区品牌百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殊荣。

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9处,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是精髓所在,极具保护价值的古民居3798处,是全国县级城市拥有国保单位较多的县市之一。

其中平遥文庙位于古城东南隅上西关街与城隍庙街之间,由中央庙区和两侧东西学宫组成,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是古城内最大的景区。始建于唐贞观初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

平遥文庙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棂星门为四柱三间歇山式木构牌楼,斗拱分别为九踩、十一踩,屋顶琉璃剪边,柱头冲天云冠。造型精美,巍峨壮观。门前两侧各有一根下马桩,上书“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到此下轿下马”。

跨入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进院落,院中有个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这是古时为老师涮洗毛笔之地,现成为文庙的象征性建筑。池上一座石桥,即状元桥,池畔周围的石栏上雕刻有精美图案。池内建有福、禄、寿、禧四个神台。

泮池两边东西配殿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供奉做出重大贡献的乡绅,名宦祠供奉有突出贡献的官员。

再往里是大成门,因孟子语“孔子之谓集大成”而得名。
最后的主殿是大成殿,此殿重修于南宋金大定三年(1163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中国名胜词典》记载,平遥文庙大成殿比山东曲阜孔庙早317年,比北京文庙早248年,比南京夫子庙早706年,是我国现存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之一。

殿内供奉15尊塑像,孔子塑像高4.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持镇圭,长鬓齐胸。上悬清康熙帝亲题“万世师表”匾,左右对联为“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四配”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仅、亚圣-孟轲、宗圣-曾参,分列孔子两侧。

“十哲”为:颛孙师、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言偃,分列东西两侧。
“七十二贤人” 分列配殿东西两庑。

全国各地前来旅游和当地群众很多到平遥文庙祭拜孔子和颛孙师等供像。

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9处,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是精髓所在,极具保护价值的古民居3798处,是全国县级城市拥有国保单位较多的县市之一。

其中平遥文庙位于古城东南隅上西关街与城隍庙街之间,由中央庙区和两侧东西学宫组成,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是古城内最大的景区。始建于唐贞观初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

平遥文庙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棂星门为四柱三间歇山式木构牌楼,斗拱分别为九踩、十一踩,屋顶琉璃剪边,柱头冲天云冠。造型精美,巍峨壮观。门前两侧各有一根下马桩,上书“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到此下轿下马”。

跨入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进院落,院中有个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这是古时为老师涮洗毛笔之地,现成为文庙的象征性建筑。池上一座石桥,即状元桥,池畔周围的石栏上雕刻有精美图案。池内建有福、禄、寿、禧四个神台。

泮池两边东西配殿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供奉做出重大贡献的乡绅,名宦祠供奉有突出贡献的官员。

再往里是大成门,因孟子语“孔子之谓集大成”而得名。
最后的主殿是大成殿,此殿重修于南宋金大定三年(1163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中国名胜词典》记载,平遥文庙大成殿比山东曲阜孔庙早317年,比北京文庙早248年,比南京夫子庙早706年,是我国现存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之一。

殿内供奉15尊塑像,孔子塑像高4.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持镇圭,长鬓齐胸。上悬清康熙帝亲题“万世师表”匾,左右对联为“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四配”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仅、亚圣-孟轲、宗圣-曾参,分列孔子两侧。

“十哲”为:颛孙师、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言偃,分列东西两侧。
“七十二贤人” 分列配殿东西两庑。

全国各地前来旅游和当地群众很多到平遥文庙祭拜孔子和颛孙师等供像。
相关热词搜索:平遥,山西省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2)
- ·子张思想文化研究会发掘...(1)
- ·颛华(1)
- ·子张思想文化研究会发掘...(1)
- ·周公解梦(1)
- ·“颛孙”姓氏的发祥地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