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子瑜生于1898年7月(清光绪二十四年),江苏萧县人(现今安徽省),行伍出身。曾任直鲁联军炮兵营少校连长、中校营长等职。 1926年9月所部扩编为直鲁联军第14军(军长孙殿英)炮兵团,升任上校团长。 1928年6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6军团(军团长徐源泉)第12军(军长孙殿英)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 1929年1月所部缩编为新编第1旅(旅长孙殿英)炮兵营,降任上校营长。3月所部扩编为鲁东民军(总司令孙殿英)炮兵团,升任上校团长。12月所部改编为新编第18师(师长孙殿英)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0年4月所部改编为北京国民政府第17军(军长刘月亭)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1年1月所部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2师(师长孙殿英)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6月所部改称第40师(师长孙殿英)炮兵团,仍任上校团长。 1933年3月升任第41军(军长孙殿英)补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1934年5月第41军缩编,降任新编第117旅(旅长卢丰年)第1团少将团长。 1936年8月调任第13军(军长汤恩伯)副官处少将处长。 1938年2月调任新编第5师(师长李铣)第2旅(辖两团)少将旅长。5月调升第110师(师长张轸)少将副师长。 1939年1月调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副官处少将处长。 1942年1月调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少将高级参谋。 1944年11月辞职赋闲。 1951年在江苏萧县被镇压。胡博编著《国民革命军将官总揽》 颛孙子瑜的上级领导是孙殿英,名魁元,乳名金贵,河南永城县小马牧集孙家庄人。河南永城县也是颛孙氏的聚居区之一,自古就有颛孙氏因为种种原因将复姓改为孙,因此孙殿英的真实姓氏有待考证。 1928年的时候,第六军团第十二军驻扎在蓟县的马伸桥,明十三陵和清东陵附近。军长孙殿英命令工兵营长颛孙子瑜(该部亦称炮兵团)动用硝镪水腐蚀金属门轴、用钢钻打孔爆破,先后打开了慈禧和乾隆的地宫,孙殿英的亲兵端着枪监视着颛孙子瑜把棺椁内大件的宝物一一取出,玉佛,珍珠,金佛,钻石,全部装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大箱子里然后搬走了。 后来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虏,高级将领还特地接见了被俘虏的孙殿英,并且告诉他,虽然他追随了蒋介石,并且参加了内战,但是当初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孙殿英支援了刘伯承的部队一些枪支,并且为他们让路,所以一码归一码,他们肯定不会因为孙殿英那些不好的行为而忘记之前的情。 不仅如此,解放军还给予了孙殿英一个特权,叮嘱押送孙殿英的人,务必要保证孙殿英的安全,不能让他受到伤害,更不能让他落到别人的手中并且还让孙殿英以前的一名部下跟随孙殿英一起,以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在狱中生活的孙殿英,不仅得到了生活起居上的照顾,而且我军还在他生病以后一直为他找寻治病的办法。 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经过种种努力,成为了备受人们尊敬的教学大师,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非常出名的文物保护者,并且通情达理,德才兼备,与自己的父亲截然相反,他也认为,自己的父亲当年给国家造成过很大的损失,所以他现在必须肩负起保护文物的使命。 现今,孙殿英的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结构英式建筑。该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型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 二楼主入口为一楼屋顶,主入口建有四开间门洞,入口相间部位装饰有绳型柱为支撑。二楼的顶部为三层的阳台,三层、四层平面向里凹。外檐大部分为灰驼色清水墙,整栋建筑雄伟大方,突显高贵。建筑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自成院落,私密性强。该故居现为长芦盐务局所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