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颛孙师,名师,字子张,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贫寒,经孔子教导成为“显士”。虽学干禄,从未从政,以教授终。自孔子殁后,于邹鲁大地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乃是孔子之后“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位列儒家八派之首。
颛孙师(子张)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在忠、信的思想教育上深受孔子的眷眷教导,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时刻警醒自己,并在实践中努力付出行动。他卑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信仰不坚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困于陈、蔡两国,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他与人交往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在孔门弟子中他是个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为“陈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尊为“陈公”,并升为“十哲”之一,从祀孔子。
《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之儒的文献。还有《大戴礼记》中的《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用兵》、《少间》等七篇皆为子张氏之儒的著作。
关于他的历史记载,除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简略记载外,均集中在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上。
《论语》子张第十九载云:
(一)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二)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这段话是颛孙子张严厉地批评了那些意志薄弱,背叛自己的信仰和道义的人。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那些投身革命又在威逼利诱下叛变革命的叛徒,那些在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下经不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诱惑的腐败分子、蜕化变质分子不正是颛孙子张痛斥的那种人吗?不应该遭到人民的唾弃吗?
(三)子夏的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综上所述:颛孙子张是杰出的历史名人,是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代影响很大。
“秋风祠院起苍凉,未信为仁难并张。”这是清代康熙年间邹县知县娄一均《谒子张祠》中的两句。“张”即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门十六子之一,“清雍正三年,子张被加封为陈国公,配享孔庙。
附:子张的考据(南北朝)郦道元 《水经注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八 :申续檀弓以申详为颛孙子张之地音声如此则闻
(宋)洪适 《隷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七 :申续檀弓以申详为颛孙子张之子史家不能次以为
(明)冯惟讷 《(嘉靖)青州府志》(明嘉靖刻本)卷十 :子路言子游卜子夏颛孙子张 两庑列七十二子
(明)李默 《(嘉靖)宁国府志》(明嘉靖刻本)卷九 :子路言子游卜子夏颛孙子张 两庑列七十二子
(清)顾景星 《白茅堂集》(清康熙刻本)卷三十二 :后升颜子为四配升颛孙 子张补十哲议者疑宰我短
(清)刘庠 《(同治)徐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卷十八中 :哉三贤者何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也侯名炜江西
(清)张金吾 《金文最》(清光緖二十一年重刻本)卷三十九碑 :曾子像而升於殿自颛孙子张至刘向绘於左庑自林
(民国)赵尔巽 《清史稿》(民国十七年清史馆本)志九十七职官二:雍正二年授先贤颛孙子张六十六世孙诚道道光
周)尸佼 《尸子》(清平津馆丛书本)尸子卷上 : 有也字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
(汉)班固 《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二十八下 : 其太子御寇公子完与颛孙奔齐盖御寇之党也 齐
(汉)班固 《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八十八 : 居陈师古曰子张姓颛孙名师 澹台子羽居楚
(汉)戴德 《大戴礼记》(四部丛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卷六 :告者不陵敖之也 是颛孙之行也 颛孙师陈人也
(汉)戴德 《大戴礼记》(四部丛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卷六 :也是颛孙之行也 颛孙师陈人也子张字也
(汉)戴德 《大戴礼记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 : 告者不陵敖之也 是颛孙之行也 颛孙师陈人也
(汉)戴德 《大戴礼记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 : 也是颛孙之行也 颛孙师陈人也子张
(汉)刘向 《说苑》(四部丛刊景明钞本)说苑卷十九 : 而况人乎公孟子髙见颛孙子莫曰敢问君子之礼何
(汉)刘向 《说苑》(四部丛刊景明钞本)说苑卷十九 : 曰敢问君子之礼何如颛孙子莫曰去尔外厉与尔内
(汉)司马迁 《史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六十七 : 其子殁哭之失眀 颛孙师陈人 索隠郑目录
(汉)赵岐 《孟子注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论语注疏解经卷第二: 学干禄 郑曰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求也禄禄
(汉)赵岐 《孟子注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论语注疏解经卷第二: 正义曰史记弟子传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
(汉)郑玄 《礼记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七: 澌太史公传曰子张姓颛孙今曰申祥周秦之声二者
(汉)郑玄 《礼记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七: 云大史公传曰子张姓颛孙者案史记大史公姓司马
(汉)郑玄 《礼记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七:十二弟子传云子张姓颛孙今曰申祥者谓今礼记作
(汉)郑玄 《礼记》(四部丛刊景宋本)卷二:澌太史公传曰子张姓颛孙今曰申祥周秦之声二者
(三国)何晏 《论语》(四部丛刊景日本正平本)卷一:张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求也䘵䘵位也 子曰
(三国)何晏 《论语注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解经卷第十四下: 张善鼓琴也赵注引为颛孙师亦未审何据而琴张曰
(三国)王肃 《孔子家语》(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卷三:之行不傲此四者 是颛孙师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
(三国)王肃 《孔子家语》(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卷九:师事之而谘国政焉 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
(晋)杜预 《春秋释例》(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九:子 哀公孙 杂人 颛孙 辕选 女叔 原仲
(晋)杜预 《左传杜林合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六:以实言 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 公子完
(晋)杜预 《春秋左传正义》(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四十九: 逵郑众皆以为子张即颛孙师服䖍云案七十子传云
(晋)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景宋本)庄公第三:以实言 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 公子完颛孙
(南北朝)皇侃 《论语义疏》(清知不足斋丛书本)卷一:郑玄曰子张弟子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也干求也禄
(南北朝)郦道元 《水经注释》(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八:作申续檀弓以申详为颛孙子张之地音声
(南北朝)萧统 《六臣注文选》(四部丛刊景宋本)六臣注文选卷第五十七:曰祖为行始也家语曰颛孙师有容体姿质郑玄毛诗
(南北朝)萧统 《文选》(胡刻本)卷五十七:曰祖为行始也家语曰颛孙师有容体资质 存亡永
(唐)成玄英 《南华眞经注疏》(古逸丛书景宋本)卷九:子张孔子弟子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行圣迹之人
(唐)杜佑 《通典》(清武英殿刻本)卷五十三礼十三吉十二:宜追赠 曾参赠郕伯颛孙师赠陈伯 澹台灭明赠
(唐)李林甫 《唐六典》(明刻本)卷四 :我子贡子游子夏曾参颛孙师澹台灭明宓子贱原宪
- 上一篇:山东省济宁颛孙家风的发展历程
- 下一篇:邹城颛孙历史的衍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