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网 - 欢迎各位宗亲和朋友光临!

颛孙网

颛孙首页 > 家风传承

传承优良家风的意义(2)

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

当今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既应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更要契合新时代的变化。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家风建设。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与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表率作用,把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统一起来。新时代家风建设,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而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所以,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秉持共产党人“心底无私,天下为公”“不谋私利,不搞特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价值追求,带头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动清正廉洁的党风建设、政风建设。广大普通家庭则要努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家风,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家风建设之中,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正确处理好家庭中情感与道德、法治的关系。新时代家风既是亲情的凝聚力,也是道德的润滑剂,还应是法治的载体。家庭伦理对家庭情感起一种柔性的引导、调适作用,法律则起一种刚性的约束、规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亲属关,共产党人当然要讲亲情,但当亲情与党纪国法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纪法大于亲情”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同各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