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代 颛孙礼,生四子:崇儒、崇治、崇书、崇学。 第58代 颛孙崇儒,以崇治为宗。生三子:仪、钊、海 第59代 颛孙(铨)钊,崇治次子,生二子:禄、杲。 第60代 颛孙杲,钊幼子 第61代 颛孙守经 第62代 颛孙岱,袭奉祀官。生二子:承恩、承惠。 第63代 颛孙承惠,清康熙1年,峡江县知县。生四子:依圣、辅圣、翼圣、佐圣。 第64代 颛孙依圣,顺治8年峡江县知县,泰和县知县。生二子:尊贤、好贤。 第65代 颛孙尊贤, 颛孙好贤,佐圣幼子生一子:诚道。 第66代 颛孙达道,生子成德。 颛孙诚道,好贤子,清雍正3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明德。 第67代 颛孙成德,达道子,生子宏绩。 颛孙明德,诚道子,乾隆21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宏传。 第68代 颛孙宏绩,成德子,生子开来。 颛孙宏传,明德子,生一子:开瑞。 第69代 颛孙开来,宏绩子,生子奕桂。 颛孙开瑞,宏传子 第70代 颛孙奕桂,开来子,生子世增。 第71代 颛孙世增,生子树勋。 第72代 颛孙树勋,道光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第73代 颛孙大猷,咸丰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第74代 广(祖)字辈 第75代 宗字辈 第76代 恩字辈 第77代 勤字辈 。 。 。 四、颛孙繁衍发展历程 先祖子张二十五岁时,恩师孔子去世。他守丧三年,自鲁赴陈,道经萧子国,即今天的安徽省萧县,见此地山川秀美,且听闻楚国已灭陈,于是卜居萧国的堀坊岭。 1、子张其子申祥生二子,长子钟,定居于萧,其后裔如今分布在安徽宿州市、萧县及淮北市,人口数量宠大,成为颛孙氏南宗。 北宋未,曾有一支颛孙氏族人迁居河南西华县,不断迁徙,现河南洛阳市辛店村及延秋村或为其后裔。 明初,萧县一支颛孙氏族人迁微山县马坡镇荆塜集村,去“颛”单一“孙”为姓,也为子张后裔。 明永乐元年,萧县一支颛孙氏族人迁居直隶河间府献县东北,即如今的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颛褚寺村。 2、申祥次子鼎,“慕先圣之遗风,携子如鲁,家于邹”,即今之山东省邹城市香亭镇莫亭村,成为颛孙氏北宗。 鼎传至53世,继宗与其子人伟、人杰自莫亭村隐“颛”留“孙”迁居白塔寺村,即今天的后万村。 人伟次子治中后裔世居后万村,并不断向周边发散,梁家岗、南沙村、南屯村、郭里、北薄东村等数十个聚居村皆由万村迁出,万村有五十六世孙巨举,迁邹城市太平镇孙庙村。孙庙村又繁衍至秦河、留驾庄、仲浅村、路庄村等数十个聚居村。 人伟长子开业客居滋邑,即今之山东省兖州市。 开业长孙承志和次孙光启,创修《颛孙族谱》。 承志后裔的一支于明末迁居山东省汶上县刘黑村,兖州孙家楼、后岗村、冯庄村、东田庄村。光启后裔迁居汶上县前张吾村。 刘黑村的一支迁居到济宁市廿里铺镇郗庄村。 五、云南省颛孙氏的繁衍历程 刘黑村的颛孙氏传至第71代颛孙世连,其中三子颛孙玉勋,生两子晋友和晨友。 晋友任职于青岛澳柯玛,被派往云南省昆明市。后进入政府工作,定居昆明至今,生两子广远和广泽。 从此,云南颛孙氏开始繁衍,后代子孙开枝散叶,代代相传。 附注:云南省颛孙子张的影响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冲文庙,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立腾冲文庙,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腾冲抗战保留下来的唯一古建筑群,也是怒江以西保存较完好的学宫。 腾冲文庙有大成殿、启圣宫、东庑、西庑、大成门、乡贤祠、明宦祠、棂星门、训导廨、明伦堂、泮池等景点。 大成殿供奉的是孔子、颛孙师等。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 供奉了孔子、颛孙子张、颜回、子夏、子游等弟子。 |